欢迎来到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官网!
搜索
领导讲话
郁德水同志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第三届会员 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 作者: | 2018-09-21 | 浏览次数:474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简报

 

 

 

第七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20171215

 

郁德水同志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第三届会员

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

尊敬的李部长、高部长、各位理事、各位会员、各位代表:

    今天我怀着对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深厚地感情,带着对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民族、民生、民康宗旨的崇高责任,受李德洙会长的委托,我代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向全国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作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第二届工作报告及建会以来的工作做简要总结。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民政部的正确领导下,在李德洙会长的带领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顺利的走过了12个春秋,在这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建立了协会的威望,树立了社会公信力,多次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等机关领导的首肯与表彰。在这两届工作期间,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卫生政策,团结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各民族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和民族医疗产业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5月22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联合类社团4A级社会团体。协会成立短短8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份耀眼的成绩,这要感谢国家对我们的认可,感谢协会所有成员共同的努力,感谢各位理事会员给予的理解、帮助和支持,这份成绩的取得,也激励着我们迈向更大的进步。在这里我要向各位领导、理事、和代表们致以深深的感谢!

    总结回顾这两届工作历程,我们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诸多不足,总结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成长历程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成立,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民族卫生事业的大政方针下,在民族卫生事业基本政策落实的关键时期、国家最为需要的时期成立的,是推动民族卫生事业引向深入的一股新生力量。早在1951年12月1日国家就提出并实施了《全国民族卫生工作方案》。1984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卫生工作的意见》,提出民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卫生事业。这成就了组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原始动力。经过不断努力,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不仅顺利成立了,而且为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成立,源自于多位民族革命领袖的托付。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说: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也有所提高,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状况还有很大差距,缺医少药,地方病、多发病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政治上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成立民族卫生协会是一项解决“民族民生问题”的举措,是解决全民大健康的服务组织,协会成立后要认真为各民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统战部部长兼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副总理曾语重心长的说:“提高民族卫生事业水平,提高全民族人民健康水平是我多年的心愿”,老领导情系民族同胞健康,关心卫生事业发展,字里行间体现爱民情怀,催人奋进。2001年5月6日,杨静仁副总理亲笔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筹委会题词:“成立民族卫生协会是我多年的愿望,祝愿协会能更好地为民族地区人民健康服务”。领导的字字托付之语言,是协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

    根据乌兰夫、杨静仁、阿沛·阿旺晋美等老领导的委托,筹备过程中还得到了彭冲、布赫、洪学智、程思远、赛福鼎、白立忱、吴阶平、韩启德、赵南起、铁木尔·达瓦买提等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和题词鼓励,从2001年起,卫生部经过两次向国家民政部提交申请,2004年9月经过回良玉副总理和吴仪副总理批示同意,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下发同意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成立的批复文件。2005年5月18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正式成立。主管单位是卫生部。第一届会长是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担任。协会成立后,各位领导都为协会亲笔题词,并且20多位副国级、部级领导担任协会名誉会长和顾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协会成立全过程李德洙部长给予了具体指导、关心和支持,五年的筹备过程非常艰难,李部长和协会筹备组的成员为创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在此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李部长及各位付出心血汗水的领导和朋友们!

    回顾协会成立之初,真有一丝丝地酸楚,一块牌子,两张证书,一没人员、二没资金、三没办公地点,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单位,并且也没有开展社团工作的经验,更没有开展工作的项目,真是老虎吞天,不知从何处下嘴,的确非常困难。但是,三无单位没有影响同志们为民族卫生事业做贡献的创业激情,也没有改变成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初心。在协会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分头兑钱做工作,有几位目前还在协会工作的老同志,大家纷纷解囊,就这样,没有钱我们就捐钱、没有物我们就捐物,没有人我们就借人,没有办公室我们借用办公室,大家分头寻找可以开展的项目。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完善了办公架构,不断的健全了理事会员网络,开展卫生项目主题工作, 向贫困地区开展捐赠活动等,协会的声誉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协会有位许应林常务副秘书长,从协会筹备工作到发展壮大,直至去世,一直是义务劳动,一直是一位志愿工作者,捐款捐物、甚至捐其所有、不报费用、节衣简餐、自费租房不足12平米超过10年,他离世的时候,协会领导在第一时间派协会副秘书长刘国军协助其家人处理后事,刘国军副秘书长亲眼看到他家里非常贫困,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还有85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连安葬费都没有,这深深的感动了协会所有人,大家主动自发捐款,送别了这位一心为协会发展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许应林常务副秘书长。协会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喜悦与汗水同在、心血与感动同行!

二、发展会员,壮大队伍,完善机构,严格按照党和政府要求,做好社会组织发展工作。

协会成立以来,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会员队伍。通过理事、会员和所有职工的积极工作,根据协会章程和发展需要,确定了会长办公会和秘书长办公会制度,完善了协会的部门设置,设定了综合办公室、扶贫项目办公室、培训部、会员管理与发展部、对外联络部、财务部等部门为社会和会员服务,制定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员服务公约》等一系列管理服务条例。会员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会员服务是协会的生命线,树立会员发展我发展、会员壮大我壮大、我和会员共辉煌的工作理念,把协会办成了会员之家。协会特别注重要更好地打造服务职能,树立会员的发展就是协会的发展,会员的困难就是协会的困难,会员的需求就是协会的需求,积极帮助会员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会员的发展壮大,让会员能够以协会作为他们的大家庭。协会从建会初期的三无组织,到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分支机构39个,业务涵盖了大医疗、大卫生、大健康的各个方面,综合总会和各分支机构会员,总量已经达到数万人之多,已经发展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认真落实国家卫生政策,全心全意为大卫生事业服务

协会多次承担中央机关和卫生计生委各司局职能部门的委托,开展卫生人才培养以及社区卫生立法等调研有关工作。调研工作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为根本,抓住长期存在的重点问题,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资源优势,为大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服务。

2007年,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承担中央政策研究室《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调研》的工作,协会领导和相关专家深入青海等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直接到达了牧民的帐篷,对当地的地方病、群众看病的承受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从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研,结合我国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的现状,系统地、客观地、实事求是的起草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并上报中央政策研究室及国家有关部门,调研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政策研究室根据协会呈送的调研报告,编辑成内参,分送给各位领导,为制定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8年,协会参与了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关于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疾病控制调研》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医药、民族传统疗法和民间医生的传承问题,多次深入广西大瑶山、宁夏吴忠、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区考察民族医药种植、研究、开发等问题,与民间医生座谈,了解目前民族传统医药的使用和发展情况,民族传统特色疗法的推广情况,特别是民间医生的合法行医资格等问题,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解决和发扬民族传统医药卫生事业的途经与办法。在调研中,参加调研的同志十分认真,不怕苦不怕累,一直深入到村大队卫生室,座谈到深夜,感动了民族同胞,感动了所有人,我们协会有一位同志在云南调研时老父亲病危都未离岗,直到父亲病故,也没有请假,等把调研报告写完后,才去奔丧,自己在父亲遗体旁哭了两个小时,卫生部领导对此深受感动,这就是我们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工作者的民族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民生、民康宗旨精神。这个协会是“办实事的协会”,老百姓给予的美誉又一次被肯定。

四、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定不移跟党走。

在国家卫计委机关党委的指导下,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完善了协会的党建工作,充分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扩大党的基层覆盖面,积极参与党员学习实践教育活动,始终把党的教育和指导思想放在个人生活和协会工作的第一位,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传递给每一个会员单位。协会成立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三个不能干:不经过卫计委批准的活动,利益再大也不能干;不符合协会章程的事情,赚钱再多也不能干;违反制度纪律的事情,关系再好也不能干。这三个不能干在卫生系统广大社会组织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坚持加强行业管理,时刻保持规范自律,协会时时教育引导协会工作的同志,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按党的要求,按党的纪律制度办协会的事情,协会才能越办越好。

五、协会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把民族医药卫生产业振兴向纵深推进。

协会成立以来,认真按照《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章程》提出的要求,重视业内的调查研究,推动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协会领导组成专家组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短短的五六年期间,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调查研究小组走过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和全国大部分省市,通过走到边疆去、走到民族地区去,广交天下朋友,拜访民间医师高手,直接听取基层卫生工作者的意见,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层,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和全体员工,切实看到、体会到了我国民族卫生事业的真情实貌,真实的听到各民族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呼声,切身地体会到各族人民对卫生事业的需求。为了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协会组织协会理事梁伟群、林小娟等人先后翻越5500米的雀几山到四川省德格藏族自治县和西藏林芝丹娘乡扶持藏族同胞发展道地药食芸根的生产,得到藏族同胞的热情欢迎和衷心称赞,此种药材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藏药芸根的主产区。增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

六、加强民族地区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医疗人才队伍发展水平和业务技能参差不齐,缺少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整体发展水平普遍落后。2007年开始,经过与民族地区医疗卫生部门的沟通,精心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培训教材,为西藏、广西、宁夏、海南等多个民族地区培训了上千名医护人员,并授予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基层解决了卫生人才短缺和医疗技能较低的状况。改善了老百姓的就诊水平。特别是我们的培训部,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健康管理需求,组织专业的医术探索和相关培训,每年都要举办多次技术交流大会,为各民族地区输送了技术,培育了医务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

七、精准扶贫献爱心,血浓于水同胞情。

协会成立至今,不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得知一位高级职称医学专家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投身支援民族贫困地区医疗工作,但设备陈旧不具备开展工作条件,想要变卖个人房产购置设备,协会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组织扶贫工作,例如:2005年6月协会在理事单位齐素云董事长的大力支持下,向民族地区捐赠了四台彩超。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称赞。2006年6月,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长春英萍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山东会仙药业等会员单位向四川甘孜地区进行捐赠,协会的领导和吴英萍董事长、黄庆文董事长亲自带着捐赠横标的车辆,携带大量药品与器械,不怕艰辛千里驱车翻越高原地带,献上对少数民族同胞的爱心;尤其是我们英萍会长,以身作则,翻山越岭,把藏胞急需的药品亲自送到藏胞手中,英萍会长这位军中女华佗、开国中将的女儿、亿万财富的董事长,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在向藏胞送药的途中,用一桶方便面度过了自己50岁的生日,当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感动的流出了激动的眼泪。2008年广西遭受重大雪灾时,协会再次组织会员单位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雪灾地区捐赠大量药品。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协会精心组织会员及时的将物资在第一时间运送到灾区,帮助灾区同胞共同度过难关。2009年协会组织了向牧区送温暖的活动,同年7月,协会副秘书长陈啸楠向辽宁省义县头道河满族乡开展扶持工作,捐赠多功能医疗救治车和其他物资。这部写着“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捐赠”的救护车被当地百姓赞扬为救急车、救命车。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以“精准扶贫,十年回访”活动,来表达对民族同胞的深情厚谊,来表达协会坚持为民族同胞共奔小康的决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又一次牵动了中华民族同胞的心,在协会领导积极的组织下,协会第二天就组成了抗震救灾抢险救援队,李厚祥秘书长为队长,集合了骨科、外科共15位同志,携带回族传统骨科药品赴玉树灾区,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支援队一路艰辛,到达玉树后,不顾路途疲劳,不畏高原反应,冒着余震不断的生命危险,全心全意救治伤员,因为救援队是民族医生,了解民族地区的房屋建设结构,加快了救援速度,共救助了120多名伤员。青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震救灾支援队的先进事迹。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前后四年到新疆自治区、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自治区、江苏南京等地组织了民族地区肿瘤预防早诊免费公益筛查项目工作,总计为民族地区、肿瘤高发地区免费肿瘤预防早诊筛查五万多例。协会先后组织了会员单位浙江普力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延安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河南省残联赠送了两批残疾人辅具,总价值几百万元。上海孙映辉董事长向新疆捐赠热疗仪器价值四百多万,当时伊丽苏娅副会长还接到了时任新疆书记张春贤同志电话表扬和鼓励,

就这样,从南方雪灾到地震灾区、到贫困边陲,都有民族卫生协会的爱心与身影。充分体现了协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职能。十一世班禅大师带着感动的心情,为协会题词写道:“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为民族地区人民健康服务”。为各民族人民的健康服务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将按照国家综合部署,在完成精准扶贫的社会需求任务中将会做的更好、更扎实、更有成效。

八、突出“民族、民生、民康”,写好民族文章。

    为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突出“民族、民生、民康”的宗旨,促进民族繁荣昌盛,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办会宗旨,加强民族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增进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的交流与合作,是落实协会宗旨的具体举措,为此举办了十届中国民族卫生医药发展论坛。在论坛中举办了民族医药卫生成果展、传统疗法展等多个活动,受到了参会代表们的普遍称赞。论坛得到顾秀莲副委员长、热地副委员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白立忱副主席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他们亲自讲话勉励大家努力振兴民族卫生与中医药事业,做好“民族、民生、民康”这篇大文章。来自全国中医药届的同仁一起探讨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的现状、发展中的困难等问题,寻求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途经。论坛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为建设健康中国办出了特色,办出了高水平。这十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受到了各民族地区的普遍欢迎,也受到各民族医务工作者的喜爱。协会在西藏拉萨举办了首届民族传统医药博览会,为全国各民族医药企业建立了展示民族医药的平台,博览会得到了全国人大民委、政协民委、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卫计委的高度支持,十一世班禅专门为博览会题词:“热烈祝贺首届西藏民族医药博览会胜利召开!”这极大的鼓舞了西藏民族医药届人士极高的参与热情。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卫生厅、中医局纷纷发函支持,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此项活动。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族医药走进市场、走向世界创造了机会,同时还为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秉乘一带一路的春风,希望下一届协会领导,《西藏民族医药博览会》还要办下去,要始终牢记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为各民族健康服务的民族情怀,要办扎实、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为了推动我国民族饮用水安全与健康,普及和宣传健康饮水知识,让老百姓能够喝上健康水。协会主办了多期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坛得到白立忱副主席等首长的支持,著名艺术家任静、付笛生免费担任健康饮水形象大使,共同致力于我国健康饮水事业。

    协会成立至今,始终把坚持认真学习,提高思想水平,提高为民族卫生事业服务的能力放在第一位。李德洙会长在每次会议和协会每次活动中,都鼓励协会领导带动全体理事、全体会员、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要在学习中推动民族卫生事业、在学习中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李德洙部长常常教育大家,要坚持推行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中药,要在民族医药在创新与发展上下功夫,全心全意为民族卫生事业服务。并且,李部长在党的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建议中,将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写入到政府报告中,并几经波折,几经坚持,最终采纳,李部长是推动中医药发展、中西医并重的大功臣,我们全体鼓掌,感谢李部长为中华中医药发扬光大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顺利实施,目前《中国中医药法》也已经从7月1日正式实施,为我国大力发展中医中药、民族医民族药及健康养老服务指明了方向。多年来,我会认真组建中药材规范标准化种植、加工、提取体系建设,为民族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服务办了实事,期间所作出的每一项调查研究都不同程度的产出了实际成果,相信在第三届工作中将继续坚持调查研究工作,也一定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6年3月26日,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医疗产业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首届中国医疗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正确方针,全面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医疗用品自主创新,推动全国医疗单位使用国产品牌,呼吁各医疗单位,同类产品选国产、国产品牌造精品、把爱国情怀写在一根棉签儿上,把医疗用品在爱国教育与实践中推进国产化进程。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原国家卫生部长高强等领导及各级卫生医药领域与会代表800余人参加了大会。
     2016年5月29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

2017年6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通过与全国标准委员会和国家质管总局接洽,创建了《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平台,对未来指导卫生事业团体标准建设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对五大连池天然苏打水的团体标准制定,引起了整个行业的极大轰动。这个标准的制定,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一次工作创新,这将会成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各专委会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开创的先河,马锦绣亚副秘书长非常勤恳,专研业务,善于向专家学习,为各专委会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九、坚持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

      协会在李德洙会长的领导下,协会始终坚持团结就是力量的优良传统,上下齐心,协会成员自觉地热爱民族卫生事业,热爱民族卫生协会。 在工作中,协会领导班子始终依靠理事会决策协会的重大问题,我们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议,分别在南宁、宜兴、中山、平顶山、大连、北京、延边、海南等地召开会议,面对面听取理事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协会工作的决策,使协会工作始终和民族卫生事业的实情接轨,始终和有志于振兴中医、民族医药事业的志同道合者的希望接轨。通过依靠理事会,发挥理事会成员作用,使协会上下齐心,共同为民族卫生事业奋斗,共同办好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在依靠理事会的基础上,协会形成了会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的工作决策、执行、监督工作的机制,有力的保证了协会的日常运作。正是协会长期坚持团结的优良传统,坚持依靠会员,坚持依靠理事会全体成员的办公制度和方法,在全体协会成员齐心协力下,促进了协会的发展壮大,少走了很多弯路,避免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这些经验是协会发展成功的根本。 
十、 坚持科学发展,始终走在全心全意为民族卫生事业服务的正确道路上。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自从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大力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两届工作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基础是走在全心全意为民族卫生事业服务的正确道路上。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发展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我们紧紧坚持为民族卫生事业服务的方向,特别是我们把工作重心和民族政策结合起来,和发扬中医药、民族医药结合起来,和为各民族人民健康服务结合起来,突出“民族、民生、民康”办会宗旨。搞得好的工作,有成就的工作,都是因为我们认真自觉抓住了民族卫生、民族医药、民族健康的根本要求,严格遵循民族、民生、民康的办会宗旨,这是十多年来协会发展的根本经验。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喜悦与汗水同在,成功与不足并存,但我相信,工作就是一项不断出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年,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我们除总会在全面运行之外,我们先后成立了39个分支机构,虽然我们有相对完整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但对于这么多面向全国运行的分支机构,单单只有管理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对分支机构的运行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要规范管理,规范业务流程,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服务工作,但绝不能制约分支机构的发展,分支机构的发展壮大就是协会的发展壮大;第二点不足就是: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建设不够完善。社团组织就是提升行业发展,用行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公共平台,专家团队指导着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是行业发展国内国际水平的刻度尺,做好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建设至关重要。总之,一个协会,面对整体行业的发展,看得见的问题、看不见的问题我认为还会有很多,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我相信在我们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与指导下一定会一一迎刃而解,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一定会按照既定目标又快又好的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协会的十年,如同从一个小小的幼儿蹒跚学步,就这么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到,协会的未来充满希望,如同血气方刚的青少年,他风华正茂,蓄势待发,几年来我们招贤纳士、储备人才,培养干部,今天我们迎来了新一届换届的时刻,此时此刻,我想代表创办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也恳请代表曾经关心、支持、指导协会发展的各位民族领袖、革命家、各位领导向即将当选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几点期望,让承前启后的美好传统不断推动协会发展壮大。

    第一点期望就是要爱护协会:协会是每一位参与者实现“社会责任”的大平台,协会的发展是每一位参与和支持者共同爱护的结果,这种爱护需要自始而终,需要长久相伴,需要接力延续,需要真心实意。我们全体协会的家人用大爱与奉献精神维护着这个服务社会的巨型载体,他的每一步成长都情系着全体协会家人的心,我相信大家对他的爱护,如同爱护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人生一样,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协会释放的平台能量也一定会让大家事业走向更高更大的辉煌,实现更高更大的成功。

    接力相续、继承发扬是爱护协会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在于新老交替,寻找有能力担当的新人带领大家迈向更高的目标,爱护就是给予有能力的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大平台才能得到大发展。

    第二点期望就是要发展协会:创新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首要课题,要在人才、项目方面下功夫,加强管理,我经常说:“做好服务就是协会的生产力”,做好会员的服务工作,真心实意的解决会员的难题,把服务会员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要建立一种会员就是协会成员、就是协会的主人的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会员在行业的服务机会,和服务能力,让众人拾柴火焰高成为协会一种轮值制度;协会一定要走出去,走到会员当中去,让会员以主人翁身份出现,会员做活动、协会就协同,会员开大会,我们就到会,让会员经济推动整个行业进步,这种管理机制就是协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第三点期望就是要努力强大协会:强大协会就是要落实行动,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唯一体现方式,要把思想化作行动成为协会每一位主人强大协会的具体体现,每一位成员要把这种强大协会的目的变成日思夜想的行动,脑袋想的、眼睛看的、嘴巴说的、耳朵听的、心里想的、手头做的、脚上走的都要成为强大协会的行动,坐立行走间有协会的情,举手投足间有协会的爱,日思夜想着协会一定要辉煌,会员一定大发展。

      同志们,一个年轻、团结、有梦想、有追求的团队,带领着一个奋发向上的协会,用专注的精神、大爱的情怀、忘我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的培育着一个伟大的组织----他的名字叫“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之所以他能够成功、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一直走在全心全意为民族卫生事业服务的正确道路上,他一定会永远走在全心全意为民族卫生事业服务的正确道路上。为全面落实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同志们,我们为他骄傲,为他自豪,为他鼓掌,祝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明天更加辉煌,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理事会员身体健康,事业顺利!万事如意!

 

 



报送:卫计委人事司、综合监督局。


本会: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协会各部门办公室、分支机构、常务理事。

存档  两份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综合办公室    201712月15日印发




版权保护   |   隐私声明   |   法律法规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备案序号:京ICP备09057878号-1 

咨询投诉热线:局总机:010-64162256(兼传真)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102004399号

邮箱:zgmzwsxh@sina.com
协会公众号